焚题库

切换考试

大学语文(重庆)

切换

  • 会员包含

  • 临考密卷 2套
  • 模拟试卷 0套
  • 试题答疑 不限次数
  • 有效期 12个月
  • 更多特权

¥98.00 立即开通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列表 > 试卷列表 > 2022年重庆市统招专升本《语文》真题及答案
APP
做题

手机在线做题

2022年重庆市统招专升本《语文》真题及答案
  • 年份:2022年
  • 类型:历年真题
  • 总分:120.00分
  • 时长:120分钟
  • 题量:27
  • 做题人数:0人
题型介绍
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类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,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。多选、错选、不选均不得分。
  • 下列诗人中,号为“青莲居士”的是()

    A.李白

    B.杜甫

    C.白居易

    D.王维

    【正确答案-参考解析】:参加考试可见

二、多项选择题(本类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,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,全对得满分,少选、多选、错选、不选均不得分。
  • 下列词人中,属于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的有()

    A.秦观

    B.温庭筠

    C.柳永

    D.辛弃疾

    E.苏轼

    【正确答案-参考解析】:参加考试可见

三、简答题(针对相关问题作出简明扼要的回答。
  • 简述应用文常见的开头方式。

    【正确答案-参考解析】:参加考试可见

四、古文阅读翻译题(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。
  • 闲情偶寄
    [清]李渔
    学技必先学文。非曰先难后易,正欲先易而后难也。天下万事万物,尽有开门之锁钥。锁钥维何?文理二字是也。寻常锁钥,一钥止开一锁,一锁止管一门;而文理二字之为锁钥,其所管者不止千门万户。盖合天上地下,万国九州,其大至于无外,其小至于无内,一切当行当学之事,无不握其枢纽,而司其出入者也。此论之发,不独为妇人女子,通天下之士农工贾三教九流百工技艺皆当作如是观。以许大世界,摄入文理二字之中,可谓约矣,不知二字之中,又分宾主。凡学文者,非为学文,但欲明此理也。此理既明,则文字又属敲门之砖,可以废而不用矣。天下技艺无穷,其源头止出一理。明理之人学技,与不明理之人学技,其难易判若天渊。然不读书不识字,何由明理?故学技必先学文。予尝谓土木匠工,但有能识字记账者,其所造之房屋器皿,定与拙匠不同,且有事半功倍之益。人初不信,后择数人验之,果如予言。粗技若此,精者可知。甚矣,字之不可不识,理之不可不明也。
    (有删改)
    24.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。
    (1)合天上地下。
    盖:
    (2)欲明此理也。
    但:
    (3)此理明。
    既:
    (4)予谓土木匠工。
    尝:
    25.用/给下列句子断句。(标三处)
    通天下之士农工贾三教九流百工技艺皆当作如是观
    26.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    (1)其大至于无外,其小至于无内。
    (2)人初不信,后择数人验之,果如予言。
    27.作者为什么说“学技必先学文”?请简要回答。

    【正确答案-参考解析】:参加考试可见

五、现代文阅读题(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。
  • 霜气
    许冬林
    霜就是霜。霜不是雪。
    雪是可以飞的,它从玉宇琼楼处来,生命里有一段曼妙高蹈的旅程。雪是王子公主莅临民间,自带贵气。
    霜没有身份。霜自生于大地,是在低处流浪的水汽,遇到了寒,遇到了一日更比一日的降温,无处可退,无处可委身,于是身体涅槃开花,成了霜。它是草莽出身,它没有门第背景可炫耀。
    在乡间长大的人,大约都有过一段十来年踏着晨霜上学的经历。
    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”这样美的诗句,不过是农耕社会里的寻常情景。少年时,寒冬上学,双脚踩踏过的何止板桥霜,还有泥土沙路上的霜,有青石板上的霜,有枯草上的霜,有田埂上的霜。乡间的早晨,我们在寒气里追逐奔跑,脚下飞霜。
    有时,在布满繁霜的草坡上走路,一不小心,就会摔个踉跄,人倒在地一个打滚,爬起来也已经是一手一身的霜了。清晨的空气,在繁霜与晨光的熏染与照耀下,冰凉通透,还泛着菌丝样的茸茸白光。我们呼吸,吐着白气,吸着清洌晨气,呼吸之间,像是把自己与晨霜雕琢的世界进行交换,换回来一个低温的莹洁的玲珑的小人儿。
    那时上学,最爱的是穿过广阔的田野,空旷的冬日稻田,平坦而柔软,像褪了衣衫的母亲的腹肚。稻子早已归仓,秋天播下的紫云英,才寸把长,它们顶霜匍匐在泥土上,一脚踩上去,蓬松得让人觉得脚底像是长了毛。一大片一大片覆霜的稻田,静寂,洁净,令人如登仙境。我想,仙境的地面一定是晨霜似的茸茸平白,又广博空旷。仙人们不说话,只静静地走路,脚下无尘,每一步下去,都无脚印。当旭日高升,普照大地,一朵朵霜花在初阳里蒸融消失,仙境就变成了属于我们的喧哗人间。
    人在少年,走在霜路上,那时未知世事,只觉得下霜的日子,也是热闹的。
    踏着晨霜,穿过田野,走过蜿蜒河堤和曲曲折折的田埂,到了学校。教室里也似乎弥漫着霜气,一室的乡下孩子,个个鞋底裤脚犹挂着细小霜花。大家掏出语文书来读,读到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”时,心里无端觉得冷寂,哀怜不已。其实,诗句里还只是露水季节,时令还未深,白露尚未成霜。
    人到中年,课堂上带学生读李贺的《雁门太守行》,读到“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”时,心里一时沉重。在中年人眼里,繁霜之下,世界着实苍凉。霜重鼓寒,多少路,是在险绝艰难中突围出来的。
    敬重霜气,那是直面和认领人世的空旷和寒气。生也有时,败也有时,尘世间的霜,懂得默然去品之味之,这是中年人的胆气。
    在清寒的冬日清晨,出门远行,呵气成霜,天地飞白。一粒人影,小如尘芥,也大得可顶起一轮朝日。
    (有删改)
    28.前三段中,用到了何种修辞手法?并说说“霜”与“雪”有何区别。
    29.概括文中晨霜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。
    30.最后两段,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?

    【正确答案-参考解析】:参加考试可见

六、写作题(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。
  • 根据所给材料,选择恰当文种,拟写公文。
    会议记录(摘要)
    2022年3月20日,南都农业大学收到云西县人民政府《关于参加乡村振兴会议的邀请函》,发文字号是云县府函2022年6号文件,3月25日下午学校开会商讨了相关的内容。
    黄林(党委书记):作为农业学校,我们很有必要去参加这个会议,积极参加这个会议,产教结合,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。
    张先诚(副校长):我很同意这个看法,乡村振兴这一措施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有关,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扶持三农的重要举措。
    黄林(党委书记):既然大家都一致同意,那我们就来研讨具体事项,和农业公司联合开展……
    黄林(党委书记):……学校投资2000万建立研学园区,同学们可以到园区实习,学校每年派20名科研人员,派学生到园区实习……
    黄林(党委书记):政府在邀请函中说到,学校会和另外的公司联合举办中小型农业产品生产基地,等商量好了之后,再找我们协商。共同研发小型农业产品,成果共享,资金等公司预算出来后各一半。
    李校长:我们应该给公司说,我们的贷款和费用是找银行借的,不用给他们说钱款的来历,也不写贷款费用如何解决。我们写公文时应该表明我们的态度、观点和做法。
    (说明:不标注版头、版记各格式要素。成文日期为考试当日,不能用“XX”代替。)

    【正确答案-参考解析】:参加考试可见

切换科目
切换考试

已购买考试(0)